官方催更!废气设备大淘汰开始了?
2024-05-29创始人
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泼天富贵”来了,传统工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战略发展,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起点上,废气治理终端设备焕新的选择会聚焦哪些方向呢?
官方下场催更,老旧低效设备大淘汰开始
十四五时间即将告罄,距离2030年碳达峰目标也越来越近,工业转型步伐要加快了,官方都忍不住下场“催更”。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更新设备和推动消费品更新换代,随即今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明确了大方向。
紧接着,今年3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核通过并重磅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同月,国务院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4月,住建部跟出了《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七部门联合下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及刚刚又追加了一份《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这场老旧设备、非标设备、低效设备的大淘汰,说是狂风骤雨也不为过,而这跟国家会议,2024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密切的关系。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焕新”行动带来的是市场消费能力的爆发式释放,也是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化的跨越式质变。
要说老旧设备,我国环保产业启蒙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至今环保需求已经发生了多次更迭。最明显的就是空气质量,花大力气减少雾霾天,率先拿煤电机组开刀搞超低排放,严防紧盯PM2.5浓度削减,进阶式提出PM2.5和O3,以及VOCs和NOx协同治理,全面提升除尘、脱硫脱硝等防治措施的标准,又推动大规模技改,将超低排放改造延伸至非电领域......半个世纪,一手拉动了国内废气治理设备的需求变换以及技术突破。
瞄准2个焦点,面向终端零排放需求
蓝天有了,而且越来越多了,但是2023年空气质量在数据上的轻度反弹还是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尽管存在客观的气象原因,以及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这样的因素,但我们仍在等待那个环境质量发生质变的拐点。
废气治理没有大规模工程体量,但由于面向终端用户,有集中的行业需求。工业端,提出“净零排放”目标,这对各企完成减污降碳目标很关键。全行业的升级改造到底该怎么抓?这将是整个2024要探索的焦点,超低排放改造必不会被放过。
1 超低排放改造持续释放需求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截至2021年底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下一步将致力于转型增效。钢铁行业也在加速探索突破性低碳技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表示,“我国钢铁正推进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外,超低排放改造正有序向煤电、钢铁以外的重点行业覆盖而来。今年1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联袂而来,敲定了水泥和焦化的减排目标——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要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焦化产能完成改造。
再者,从“三高”企业抓起,从重点污染排放行业抓起,顺理成章。那么被环保督察点过名的,更加是各地着手推进设备更新的首发之选。
2 中央环保督察曝光问题聚焦重点行业
抓更新,抓改造,除了政策点名,当下最具震慑性的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地方环保督察曝光的各类问题也迫使一些行业“疑难杂症”登上了台前。实际上,每次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都是各地要处理的“加急件”,通常也涉及行业废气治理的一些疑难问题,这就会被重点盯上了。
梳理会发现,生物制药非甲烷总烃排放超标,钢铁落后生产设备淘汰不到位,烧结机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过高,石化焦炉烟气收集效率低、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焦化行业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等等,类似问题频频爆雷。其原因环境意识淡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废气处理设施使用不当,老旧以及工艺落后,闲置等带来的结果。
总的来说,环保督察通常对污染排放重点行业会特别“关照”,除了城市基建之外,钢铁、化工、采矿、制药等都是上了任务名单的。
除了抓重点,抓难点也是此次设备更新要强调的,工业废气治理领域,除尘和VOCs治理算得上是最主要的方向,尤其是VOCs,基本上是所有高难度工业废气治理污染物的“核心成员”,比如最主要污染物就是VOCs的喷漆涂装行业,涂料和溶剂中的VOCs挥发一直是监查重点。
成因复杂,来源广泛,VOCs不仅被纳入了“十四五”治气纲领,国务院2023年底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同样明确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生态环境部相关发言人公开表示,“二氧化硫治理是比较彻底和成功的,但是氮氧化物和VOCs的治理还在路上”,行动计划会延续治气5大路径——“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再提淘汰落后这个概念。
结合行动计划发布之前,生态环境部就在征意的《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将集中在废气处理设备领域掀起专项设备更新浪潮。工艺不适用、去除效果差、无稳定达标排放能力、自动化水平不高、控制系统功能缺失、运行低效、管理台账记录不全......放大镜下的低效、失效、落后设备,应换尽换,无疑会激活整个工业领域对高端先进废气治理设备的大采购。
不可否认的是,工业生产企业自生态环境保护大浪潮来袭就不断承压,“散乱污”大规模整治,排污费变成环保税,排污许可管理持证排污,全面推动技改,退城入园,智能化升级,清洁化转型等一系列行动逐渐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上升格局。
净零排放“小目标”实现不易,ESG报告接受全社会监督更考验清洁生产转型成效。垃圾焚烧发电二噁英问题让群众放心了吗?恶臭投诉居高不下的问题解决了吗?无组织排放污染物遇到了哪些防治难点?化工制药、钢铁冶金、涂装喷涂等行业高难度工业废气治理有哪些高效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
“走进深交所”智能传感器企业上市赋能专题活动举行
8月16日下午,由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走进深交所”智能传感器企业上市赋能专题活动在深交所举行,十多家传感器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代表参会。
-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2月9日正式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号:HJ 1286—2023),该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和相关废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之环境监测篇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梁柱”和“生命线”。
-
浙江省2024年底前将完成噪声自动监测体系建设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文明办、省发改委等17部门日前印发了《浙江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生态环境部一周要闻回顾(9.17—9.23)
01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青海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02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甘肃调研黄河流域生态
-
环境监测总站正式发布3项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
温室气体的高精度监测是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工具,而要保障监测数据的精确度与可比性,就依赖于完善的标准计量体系。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碳监测评估试点方案》明确要求“构建量值准确、统一的环境温室气体监
—— Contact number